|   无障碍浏览
涨知识!榆林的这些国家级非遗,你知道几个?
来源:榆林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 2022-12-08 10:53:46.0
访问次数:1003 次
【字体:


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与九曲黄河用其仁厚的身躯,宽阔的臂膀筑起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一辈辈人的辛勤和智慧,是人类文明遗存的佐证,是历史文脉的延续。

萌生于乡土,活跃于民间的非遗是诞生在榆林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一朵朵艳丽的民间艺术之花。一首民歌、一句方言、一段舞蹈,代表着城市的声音,伴随了榆林人千百年的岁月,堪称一座城市的活态民间历史。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声音与时光、形态与动作相互交织融合,汇聚成具有榆林人文印记的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书写了一部关于榆林城市记忆的传承之卷。今天,让我们走进它们,了解我们身边的国家级非遗。


陕北秧歌

黄土高原的馈赠,陕北人的专属舞蹈

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热情洋溢的秧歌阵容扭出了陕北人骨子里的乐观倔犟,精神中的坚韧顽强,血液里的激情流淌,生命中的风云飞扬。起源于祭祀天地诸神,是祈保风调雨顺的民间活动,也是陕北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发展形成的一种古老时尚、独特多元、神聚形散的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民间歌舞艺术。

陕北秧歌就像孕育它发展壮大的陕北大地一样山连山、沟套沟、雄浑浩荡、起伏连绵。不同的民间乐器相互配合,奏响独特的秧歌音乐,秧歌队踏着铿锵的锣鼓声,和着嘹亮的唢呐,扬起矫健欢乐的舞步,踢踏起黄土地漫天尘土。灵动曼妙的舞姿,跟随韵律流淌而出,那是陕北人民对命运不屈的抗争和对土地与生活的爱恋。



陕北民歌

陕北人血脉里的天籁之音

悠久的历史赋予陕北丰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特殊的文化背景形成了粗犷洒脱、率直真诚、热情大方的陕北民歌。陕北民歌穿越古今,储于民间,经由世代子孙口耳相传,历久弥新。质朴的歌词和唯美的曲调是陕北人对历史的叩问,是对现实的感叹,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它饱含着陕北人的精神寄托,代表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黄土高原上传唱的生活史诗

陕北民歌是人民的呼声,千百年来呼喊出了黄土地儿女对生活最豪壮的热情。“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山挡不住云彩树挡不住风,神仙也挡不住那人想人”,最真挚纯洁的感情都融化在直抒胸臆的歌声里是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心灵呐喊,是陕北这片黄土地上最嘹亮的号角。



榆林小曲

流淌于榆林人生活的曼妙曲调

榆林小曲是榆林古城的一张名片,亦是榆林古城文化的又一特色,轻柔细腻的声音在耳畔萦绕,乐器合奏的小调婉转悠扬,伴以丝弦之声的清唱艺术,以其缠绵委婉、优美动听的风格,在数百年的历史岁月中,深深扎根在榆林城内的群众之中,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榆林小曲是在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由随军塞上的江南艺人传到榆林,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取坐唱形式,一个人单唱,间有对唱或对白,男扮女声,真假声结合。流传至今,唱段多为带叙述性的抒情小曲,演唱或吟诵爱恨情仇,或描写离愁别绪,具有明显的江南民歌风味。一方面保持着传统特征,一方面又吸收了陕北当地的民歌小调,如此便形成了南北一体的艺术曲调。



靖边跑驴

驴背上的非遗文化

靖边跑驴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及浓郁的民间文化氛围下产生的歌舞形式,是表达陕北人真实性格的一种艺术形式,民间俗称“骑毛驴”、“耍驴儿”。靖边跑驴将“驴”拟人化,表演夸张却不失真,冲散了挣扎于土地之中的农民对于生活的烦恼和生命的忧愁,捧腹大笑之间,生发的是一种乐观与豁达的生存意识。

靖边跑驴一般尾随秧歌队在行进间即兴表演,它不受秧歌队及鼓乐节奏的约束,在激越欢快的锣鼓声中开始,根据当时当地风土人情、环境条件即兴作舞,常以风趣的舞姿技巧、滑稽的嬉逗、幽默的演唱道白,把生活的真情和艺术的真情自然地融合,以耐人寻味的乡土风情与浓郁质朴的生活气息为艺术百花园中增添一抹瑰丽的色彩,是现实生活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有机统一。



清涧道情

清涧人的“脱口秀

丝弦一响唱道情,道情把道情唱分明。清涧道情,是流传于清涧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它蕴含着清涧劳动人民的文化创造,以乡土性和民俗性阐释着清涧人的性格特质、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有着强烈的精神凝聚力和地域认同感,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清涧道情的唱功讲究高亢激越、回环流畅。在节奏上疏密对比强烈,旋律起伏大,行腔悠长婉转,吐字在“中州韵”的基础上方言化,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性陕北民间戏曲,融合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之精,形成一种柔和婉约、平静典雅、超凡脱俗的气韵,唱曲文化底蕴深厚,曲调丰富、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绥米唢呐

黄土地上的呐喊

陕北绥米唢呐,百姓称之为“大唢呐”,仅从明代算起,迄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古代绥德、米脂是多民族杂居之地,也是历代胡汉征战的疆场,常常号角四起、战火连天。激励将士的军中乐器,经过千百年的沧桑沉浮,逐渐演变成绥米人的一种民间乐器。激扬高亢的唢呐声,数百年来回荡在陕北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极不寻常的足迹。

绥米唢呐高亢嘹亮、粗犷深沉的声音乃至吼天撼地的乐声,与陕北人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心理产生了心灵的共通、共鸣。荒凉贫瘠的浑厚黄土地上,命运的抗争,形成了陕北人独具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心理,唢呐音乐逐渐融入普通民众的生活、生命之中。一曲曲具有浓郁黄土地风情韵味的唢呐声成为平民百姓情感宣泄的最好载体,鸣响着陕北人风采动人的生活情感。



横山老腰鼓

浓浓乡土情,尽在鼓声中

横山老腰鼓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综合的活化石,它流传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更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最为普及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形式,有“腰鼓正宗窝子”之美称。据当地艺人介绍,“横山腰鼓”明代前俗称“打鼓”,后因表演中的“鼓子手”均将鼓斜挂于左侧腰,故称其为“腰鼓”,横山老腰鼓是当地劳动人民调剂精神生活和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有的舞蹈形式,倾注着汉族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浓厚的生活气息,尽情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横山老腰鼓从明朝中叶而来,穿过一望无际的毛乌素沙漠,每一粒细沙的毛孔里都散发着雄浑豪迈的热力,其动作粗犷豪放,浑厚激昂,威猛刚烈,又流畅飘逸。“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横山老腰鼓从家乡街头走向国家体育场,这份来自黄土地的豪迈与热情,始终让人热血沸腾,更彰显着陕北人既慓悍威武又憨厚朴实的性格。



府谷二人台

一曲唱尽人间百态

“舞帕飞旋锦扇开,万人争看二人台。”府谷二人台是特色的民间戏曲品种,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由土生土长的塞上民间音乐与晋北蒙西民间音乐滋养融合,是跨地域的民族民间音乐、戏曲文化交融的产物。府谷二人台既有北国高亢激昂的主调,也有中原委婉动听之韵,剧目丰富,曲调繁多;演唱形式小型多样,便于吟唱,易于表演,贴近民间大众情绪。

府谷二人台因其传承久远,有着深远而独特的文化价值。据了解,府谷二人台源于清代,形成于清末民初。解放后,兼收并取其他音乐、戏曲、曲艺艺术精华得到迅速发展,是与东北二人转齐名,融民间民族音乐、戏曲、曲艺为一体的独特文化。表演采用真假声结合,抑扬顿挫,亮板拖腔,高亢明亮,悠扬动听。经过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充分展示了榆林深厚的文化底蕴。



白云山道教音乐

黄土高原上的圣境仙乐

白云山道教音乐始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由北京白云观传入。清康熙年间,佳县道士云游江南、广集名山道乐,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白云山道教音乐,同时在长期演奏过程中,又吸收借鉴了佛教音乐、晋剧、陕北唢呐、陕北民歌等曲调的精髓和演奏技巧,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乐。

白云山道教音乐以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为主,成为道教音乐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派,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演奏既古朴典雅又庄重肃穆,既有婉转优美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格,又有陕北民歌的嘹亮高亢之韵味,曲牌古雅,音色清脆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


绥德石雕雕刻技艺

一锤一凿尽显乾坤

榆林大地沙多,石头也多,凭借优质的山石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孕育出了享誉全国的石雕艺术,是一代代绥德人民用智慧的匠心、灵巧的双手和鬼斧神工的雕刻艺术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其种类繁多,用途各异,既具地方性,又具民族性,源于生活,利益大众,用之普遍,不受拘泥。造型中表现着一种自然的真情,纯朴真实,最能打动人心。

绥德石雕原材料因地制宜、以材取形,最具代表的“石狮子”,神态各异,喜怒哀乐,各具神韵。雕刻的技艺和造型随意、大方、精细、大气磅礴、大匠风度,并采用圆雕、浮雕、镂空、阴刻、阳刻等手法,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和审美价值。那些融入千家万户、平民百姓家中的石器伴随人类社会延续至今,无不展示出世世代代绥德人所执着追求的浑厚、庄重、大方、纯朴之美。



陕北民谚

文明的基因与密码

陕北民谚是陕北人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是陕北人民群众用简单易记的口语将人民大众在与自然环境相抗衡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它代代相传,是语言的“活化石”。从秦代蒙恬戍边时期算起,陕北民谚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口头文学,古老而不失鲜活、质朴而不乏精彩,是一种别有韵味的原生态文化。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是文明传承、情感传递的桥梁和纽带,是人类文明珍贵的无形资产。陕北民谚地域性显著、独立性强,扎根黄土高原,聚陕北文化之精魂、集民情风俗之大成,植根历史、贴近民众、贴近生活,拥有很强的审美感染力和生命力,是榆林人的情感体现和集体记忆。


拨开层层的历史迷雾,翻开史诗般的民族文化画卷,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榆林的文化记忆,彰显了技艺的传承与魅力,是根植于黄土高原的根脉文化,是人们不可遗忘的文化乡愁。